山西省《文物建筑雷击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B14_T 2835-2023
资源简介/截图:
资源简介/截图:
ICS 07.060 CCS A 47 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2835—2023 文物建筑雷击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2023-10-10发布 2024-01-10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2835—2023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3 术语和定义 . 3 4 评估组织 .4 5 勘察内容 .4 6 闪电环境 .4 7 评估内容及模型 . 5 8 评估方法 .6 9 评估报告 .7 参考文献 . 8 I DB14/T 2835—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气象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山西省文物局、山西省气象局、太原理工大学、新疆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II DB14/T 2835—2023 文物建筑雷击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文物建筑雷击风险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勘察内容、雷电环境、评估模型、评估方法和 评估报告。 本文件适用不可移动文物建筑的雷击风险评估,其它历史建筑、传统建筑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14/T1919-2019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文物建筑 核定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中包含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来源:QX 189—2013,3.1] 不可移动文物中包含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3.2 电气系统 由低压供电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也称低压配电系统或低压配电线路。 [来源:GB 50057―2010,2.0.26] 3.3 电子系统 由敏感电子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 [来源:GB 50057―2010,2.0.27] 3.4 技术防范(技防) 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组成系统以提高探测、延迟、反应能力和防护功能的安全防范手段。 [来源:GBT 16571-2012,3.5] 3.5 安全防范系统 3 DB14/T 2835—2023 以保障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止风险事件发生或将风险事件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为目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将人力防范(人防)、实体防范(物防)、技术防范(技防)等手 段有机组合、综合应用而建立的防御体系。 [来源:GBT 16571-2012,3.6] 3.6 地闪 发生在雷暴云体与大地和地物之间的闪电放电过程。 [来源:GB 50057―2010,2.9] 3.7 地闪密度 单位面积上的年平均地闪次数。 [来源:GB 50057―2010,2.10] 3.8 雷击风险 雷电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损失。 4 评估组织 4.1 评估结果应由文物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会议进行审核,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专 家同意。 4.2 专家组应由文物保护、雷电防御等专业技术专家组成。 5 勘察内容 文物建筑雷击风险评估应勘察下列内容: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级别,单体建筑的形制、结构、材质,管理机构和使用现状; ——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区域的的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文 物建筑本身和邻近区域内雷电灾害的史料,文物建筑易受雷击的部分; ——文物建筑雷电防护装置的现状; ——文物保护单位的总平面图、俯视图,各单体建筑的平、立、剖图以及现状影像资料; ——文物建筑构造方式(如:硬山建筑、悬山建筑、庑殿建筑、攒尖建筑等)、屋顶类型、屋顶 制式(步架、举架)、建筑高度、文物保护单位区划范围及四至坐标等; ——文物建筑的金属构件和较大金属物体的情况; —— 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技防、消防以及电气、电子等系统; ——文物保护单位机构和人员情况,以及开放日最大游客量情况; ——文物建筑周边的高大树木及构筑物情况。 6 闪电环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