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人在上海某大院学习BIM时,其BIM中心技术主管一直在敦敦教诲“不要为了BIM而BIM”,说的就是要把BIM溶入设计过程中,最终为设计服务。俺开始有点不明觉厉,感觉不是应该在全过程生命周期应用才更合适么。后来才知道,即使在这种大院,做BIM也是两头受气,吃力不讨好呀。BIM可以说是抢了每个从业者的一点点饭碗(从设计到施工到造价到效果图公司),在建筑业普遍守旧的大环境下,才如此苦逼…..在此按下话题不表,来看看筑叔谈BIM在设计中的作用:


三川匠作

【横竖看山】

横看成岭 侧成峰

从更多的角度解读世界

其实严格来说BIM不仅仅是Revit或者ArchiCAD软件,也不仅仅是建模,他是涵盖了整个工程过程的总称。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我们做建筑设计的人只是需要接触其中的设计环节就够了,我今天想说的就是BIM目前在设计院的真实情况。

在说之前,我想告诉大家一个我的观点,武器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看拿武器的人的功夫。

那么BIM软件也是同样的道理,据说现在外面专科技校都培训Revit建模,市场上这些专科生做的BIM模型价格便宜效果也很不错,但是很多业主任然会选择价格较高建模不一定非常专业的设计院的人来做,这是为什么呢?

就是看建模人的功夫了,会软件很重要,懂建筑才是核心。

其实我大学就会开始用ArchiCAD做设计了,后来到设计院才开始学习天正,SU的。

有种从云端到地面的感觉啊,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不坚持下去呢?

因为我发现我周围的人不会用ArchiCAD,那如果项目很大的话,我和合作伙伴的对接就会很麻烦。

比如同事用SU建了项目的用地环境,我用ArchiCAD建造了项目的住宅建筑,那我就没办法和同事协作了。

这也是我后来工作后做BIM使用Revit没用ArchiCAD的原因,因为机电结构专业的人都没听说有ArchiCAD这个软件。

其实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讲,我觉得ArchiCAD是非常好用的,非常符合建筑设计师的习惯,但是无奈其他专业的人不会用,所以就造成了这个软件的局限性。

这也是Revit的高频使用率的原因吧,接下来我将会在这篇文章告诉大家BIM在设计院实际运用的情况,和我个人觉得对于工程中BIM的合理定位。

协同设计

我在设计院做过BIM设计的建筑专业负责人,我们分所的协同合作原则就是我创立的,我应该是我们所的第一个把BIM运用到实际项目并有价值收获的人,就是收到钱了~

也是整个设计院第一批摸索协同合作的人。

协同是什么意思呢?

以往大家做BIM设计都是用链接的形式来结合各专业的图纸模型,还有项目的各个部分的图纸模型,类似于CAD的链接。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一次建造完成呢?

那是因为Revit的内存消耗太大了,如果项目很大的话只能通过各个子系统来拼凑整体的模型,否则电脑就带不动。

当然有的设计公司专门花钱建一个中央电脑,这个还是有优势的,不过国企嘛,不见兔子不撒鹰,大家懂的。

当然这种模式的缺点就是实时性太低,沟通和时间成本太大,依然是以往的天正CAD画图的工作模式,画完图还要打个电话,“喂喂,xx专业链接下看看,有没有问题…”

而协同工作的话就完全不一样,可以实现多个人在同一张图纸上面绘图、建模,实时更新的工作方式。

通常设定好每个人的工作范围以及原则以后,就会形成互不干扰,又能实时查看对方进展的这么一种工作的好处。

比如我增加了一面墙,更新一下,我的同事就可以看到这面墙,就可以知道我的进度。

我们就可以分头来快速解决一个项目,比如地下室因为建筑专业都是一个人负责的,人多了也没用,因为没办法协调工作,最多就是找新人画大样。

是协同就不一样了,可以多个人来做,节约时间,节约设计周期,同时我觉得这个是BIM做建筑设计的最大优势。

想象一下,除了本专业外,我也可以实时的看看地下室暖通专业的风管走向,看看这些区域的净高和空间感受。这种感受是以往CAD画图享受不到的。

一些项目总结下来,我个人觉得这个模式的最大的问题不是软件,而是管理,如何根据项目的性质来分配工作,如何与各专业合作尤为最重要。

我们曾经试验过根据建筑的构件来分配工作,比如专门分配人画幕墙,画梁,画剪力墙,画柱子等等,有点像工厂似的的操作,每个人负责一个类型的构件,流水线的一种生产模式,各司其职。

也实验过根据建筑的性质或者楼层来分配工作,比如做一个地下室的BIM设计,一个人画负一层,一个人画负二层。这样的话,这个人就对于自己的设计范围就有较强的责任,也是一种高效的模式。

这些其实我都试验过,也和很多专业做BIM咨询设计的公司交流过。后来我们总结了一套两者兼有的模式,既根据构件分配,也根据建筑的设计范围分配,大家都会有自己的责任。

这还是很高效的,大家都可以独立也可以协调工作,当然这还是我们内部专业的工作分配。

跨专业的话,我们曾经试验过多专业在一个协同里面绘制,刚开始很爽。

当然没过几天机器就爆了,因为实在没办法参数太多,关闭工作集也没用。

当时想了一个招,就是土建专业的做一个协同,机电专业的做一个协同,最后跨专业之间链接,这个模式既能保证协同工作,同时也可照顾到电脑的性能。

这确实是有效的,后来我们所有的BIM项目都是延续这种模式工作至今。前不久我问了一个专门做BIM咨询的公司,发现其实大家的工作模式都是一样的。

其实BIM,我觉得单讲软件的话,上网看看教程,做几个项目就熟了,但是真的把它运用到项目中,还是要看设计者分配协调的方式,要不然和天正有什么区别呢。

工作模式就聊到这里,这个信息对于刚接触BIM设计的公司而言应该是很有价值的,大家可以试一下。另外很多专业公司的BIM工作模式都是要花钱购买的。

工程运用

那么我想大家其实最关注的应该是,BIM到底在工程设计中可以用来干嘛?

好像除非被业主或者政府硬性要求使用BIM以外,其实大家还是习惯用天正来作图。

大部分人发现用Revit画图的效率也不是特别高。

Revit修改麻烦,标注不习惯等等都是减低工作效率的问题,而且遇到一些复杂的立面造型,你又不得不花时间去做族,CAD画线条就完了,做Revit就不行必须把模型建出来,这些就是时间成本很高昂的事了。

最可怕的是你费尽心思做出了一个族,业主突然告诉你这个造型不要了,还是很崩溃的。

施工图除了绘制图纸以外,总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根据规范和各专业条件修改,所以修改的内容会特别多,Revit改图还是有点不方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试过,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不过Revit 的好处是成图比较方便,不过代价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前期的梳理。

说了利弊我想说说我们现在对于BIM设计的工程定位,我发现现在大家对Revit都持有正反两方面的争论和意见,其实我也是矛盾的。

我看了下目前BIM争论的最大问题大家都没提到,这个问题是BIM的硬伤。

这就是现在不管甲方,施工单位建设项目的时候,他们都只认可那个签字盖章有法律法规效应可以指导合同指导施工的蓝图,而不是BIM模型。

而Revit的最大价值不是成图,是那个信息模型,可偏偏最后所有方官方认可的只是那个盖章的图纸,这就是最根本的问题了。

设计方或者甲方就会想,既然最后合法的是签字盖章的二维的蓝图,那我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花那么多钱)去做一个没有法律认可的模型呢?

施工方会想,我只能按图纸施工,这个是合法合规的,BIM是个什么鬼?出错了找谁!

我问过很多大的施工单位(中建系列的),BIM信息施工目前也只是一种给业主的噱头。

所以这就是问题了。BIM想要有大的发展估计得有一些配套的专门法律法规来承认它的合法性,比如现在某些城市大型公建招标必须使用BIM,也是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

那么现在BIM没有法律法规效应可以用来约束项目,也就是修改了模型还是得出图,大家都不认可模型,那么BIM出路在哪呢?

所以BIM目前的有一条出路就是帮助甲方优化项目,说白一点就是翻模+咨询。

我们可以根据图纸做出模型,回过来帮忙优化设计图纸。

优化各专业碰撞问题,量化原来平面图纸无法计算的管线用料。

比如水专业有弯管的地方,就会多一些接头,这个是平面图纸没办法交待的,有时候预算的也会有一些误差。

但是BIM还是相对准确的,所以按照BIM的数据施工的时候备料就会准确一点。

反过来招投标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促进的作用,施工单位很多都是依靠这些设计变更什么的变着法的要钱,有准确的BIM模型还是可以帮业主省点的。

施工单位也可以看看BIM的模型,来指导施工,提前找出工程的问题。

不过这些也是我们理想的状态,最实际情况就是甲方没人懂BIM,施工单位更是不会,软件都打不开。

我们做出BIM咨询模型以后,甲方负责人就拿着这个成果跟领导邀功~这就是最最真实的情况了。

BIM的路还是有点长的。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海南省BIM中心):筑叔谈BIM在设计中的作用,实事求是不吹棒不贬低

0

评论0

请先
《广州局集团公司地方涉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广铁科信发〔2021〕72号
《广州局集团公司地方涉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广铁科信发〔2021〕72号
9分钟前 有人购买 去瞅瞅看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