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历史遗珠再度闪耀之时——旧厂房改造指南(附厂房文本+课设展板+模型+CAD资料合集大礼包)
一场《你好,李焕英》,把来自80年代的工厂回忆带给了我们。职工食堂,宿舍,电影院,小卖部,工人文化宫,爆米花机,属于那个年代的生活在电影中,被吹拂去了时间在它们身上留下的尘埃,属于老厂房标志的红又一次鲜活了起来。
李焕英身后的那片厂区——电影中的“胜利化工厂”,现实中取景于襄阳的国营卫东机械厂、六〇三文创园和湖北省化纤厂。在拍摄前,剧组对这些老建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复,生动地还原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气息。
老厂房曾是父辈们的精神家园,也是不少人长大的地方,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工业日渐式微,属于工业时代的老建筑也逐渐失去了他们的色彩,在飞速前进的城市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阻碍,大量废弃的工业建筑面临着推倒重建的窘境。
老厂房是岁月与时代的回音,也是城市文脉的延续与历史的烙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去保留上一个时代的回忆
又如何去赋予它们新的意义与用途
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课题
也是建筑设计师要背负的责任。
希望能够帮助到
正在思考如何带来更好的城市的你
厂房改造设计资料合集大礼包
|海量素材,内含SU模型、展板等源文件|
文末获取 1.26GB 源文件哦
厂房改造设计手法
当今旧工厂改造,大致分为几类。其中主要有改为艺术街区,商业街区,公共空间,以及私人使用场所。
延续工业建筑符号及设备,保留时代象征
旧厂房改造坚持原貌保留不变,内部根据实际需要做合理更新,这是旧厂房改造的基本手法。
文创导向型旧厂房改造时,应注重原有厂房建筑立面工业符号以及原有工业设备的保留,如通风井、机械臂等,使之成为新立面装饰的重要组成或背景,可增强整体工业感、设计感,同时作为工厂的典型象征,具有一定的时代感与科普教育意义。
旧场原物利用,情景景观再营造
规划设计中,把旧厂区的保留建筑比作古董,景观设计看作古董的基座,综合保护嵌入新功能、新元素全面提升园区的文脉与时尚特色。
可通过现代艺术如涂鸦艺术,号召艺术家创作,来丰富景观的文化内涵,还原特定的场景;利用大量公共艺术品来烘托场地氛围,统领整个场地,使场地空间具有视觉焦点


重构、活化厂房空间价值
我国旧厂房改造空间价值重构存在4大模式
模式一:旧厂房+特色休闲商业
以北京三里屯酒吧街、成都锦里和田字坊为代表,这类模式,产业培育时间相对短,能够较快速地体现经济回报,但对外部条件要求较高,需要有良好的区位和先入优势。
模式二:旧厂房+文化展览、贸易业
以北京798艺术区、上海M50为代表,这类产品多以艺术家画廊、艺术作品展销为主要特征。
模式三:旧厂房+创意产业办公集聚
这类产品的出现让旧厂房呈现出了再生产的可能,尤其与创意产业的结合,爆发了蓬勃的生命力,上海这样的案例很多,代表的有8号桥、1933和800SHOW等项目。上海之所以能有如此大规模的旧厂房改造为创意产业集聚区,更大的原因在于上海创意产业的庞大。
模式四:旧厂房+体验式游乐
老厂方所呈现出的独特情境与游乐性设施结合,使得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形神合一
老旧厂房是有历史和故事的,它的改造并不只是简单的空间重塑,还包括文化与故事的传播。老旧厂房的保护利用,要保持工厂本色,不能一味“旧瓶装新酒”,只用了老旧厂房的外壳,丢失了它的特色与文化。
老旧厂房的改造应是工业景观、创意内核、整体环境的有机融合与统一。
旧厂房,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工业文明的一个代表,它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承载着许多社会记忆。在城市文化运动中如何去找到旧工业遗存的更新再生最好的方式与途径,是建筑师的重要课题。
除了上述的经验总结外
今天学长还送大家一份
厂房设计资料大礼包
希望能够帮你更好地完成厂房改造设计
厂房设计资料大礼包
目录
-厂房改造优秀课程设计展板正图合集-
-厂房改造文本-
-大院厂房改造竞标方案文本合集-
-厂房模型合集-
厂房改造优秀课程设计展板正图合集
拾荒
城端漫步
城市之上的村落
历史时感中的控诉矛盾与寻找希望
仰望幸福之旅
Mountain Building 「造山运动」
渝中之脊
厂房改造文本













































厂房改造模型









厂房CAD图纸








资源内容过多,仅展示以上部分
资源包总大小:5.22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