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管线综合单项应用点发挥到极致是什么样的?
一、关键部位实现可视化施工
二、优化了碰撞检查规则
三、3D深化设计图纸
四、材料成本预控效果显著
案例赏析:
消防泵房、报警阀组模型
报警阀室模型
空调机房模型
综合管廊模型
车库模型机电管线综合宏观效果
车库模型机电管线综合宏观效果
设备机房机电管廊宏观效果
复杂部位管道设计
水泵安装配管细部设计
建模深度细部展示
地下车库控高分析
控高分析
优化综合布局提升走道净高
关键部位实现可视化施工–信号蝶阀、水流指示器安装精确设计
考虑保温层厚度的影响
设备库扩充
深化设计出图标准
地下停车库管线综合总平面图
机电管线控高图
设备机房大样图
设备机房剖面图
走道总平面图
走道剖面图
分专业出图(通风空调)
分专业出图(给排水)
分专业出图(电气)
成果的主要效果与效益
本成果BIM应用取得的效果及效益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实现了全面预控,深化设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施工效率提高,施工质量改善明显,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体总结如下:
(1)多专业同步协调
成果BIM技术应用过程,暖通空调、给排水、消防、电气等专业通过同步建模、同步优化调整与反馈,将机电工程各专业施工过程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技术层面真正实现了多专业的同步协调。
(2)实现可视化预控
通过动态模拟实现了可视化施工,通过自动碰撞检测显著降低了施工过程常见的管线碰撞冲突发生率,特别是提供了内嵌3D格式的PDF通用文档方直观查看模型的施工效果,为现场技术人员及工人提供了新的深化设计形式,很好的发挥了预控作用。
(3)自动材料分析功能实现了材料的精确控制
自动材料分析功能提供了精确的材料工程量,特别是实现了管件用量的精准控制,节约了人工费用及材料成本。
(4)实现的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相对于传统方式的人工技术手段,BIM技术的最显著特征是借助计算机自动与精确技术,实现可视化预控管理,材料、人工节约显著,从项目的情况分析,应用BIM技术仅材料一项就可节约15%左右。
社会效益:观感质量提高与进度加快明显,特别是综合管廊、设备机房等,细部施工质量实现了很好的预控效果,比计划工期缩短30%以上;技术成果方面,形成了科技论文、QC成果等多项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海南BIM):(A+B)双平台BIM建模软件的组合深度应用案例赏析(资料可下载)
评论0